55世纪_55世纪
55世纪2023-11-21

北京两会进行时 经济话题热,委员有话说******

  北京两会:经济话题热 委员有话说

  【《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报道】后疫情时代,中小微企业如何纾困 ?古都北京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北交所开市一年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 ?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北京民建会员认真履职尽责,围绕经济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

郭田勇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北交所如何更上一层楼 ?提高独立性

  北交所开市一年多来 ,实现良好开局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刚刚发布的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今后五年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北交所如何更上一层楼?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支招 ,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北交所的独立性入手。

  目前 ,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在内的全球主要交易所多数采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 ,而北交所是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 ,在郭田勇看来 ,北交所若想做大做强,要充分发挥其公司制的优势。一方面,北交所可以在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上提高独立性 ,引入战略投资者 ,比如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等实力强 、经验丰富的机构,借鉴港交所 、纳斯达克等交易所先进经验 ,在公司治理层面提高北交所 的独立性 、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力 。

  另一方面,郭田勇建议,北交所可以在管理团队上提高独立性 ,尽量通过市场化招聘吸纳高水平专业人才 ,降低管理团队中由政府机构直接安排 的人员占比,通过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管理团队的独立性、创新性、服务性、能动性。

  此外,在郭田勇看来,北交所和新三板 的关联性密切 ,缺少独立性 ,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新三板中原有 的精选层公司全部转移到北交所 ,此种做法会产生上市公司和交易所双向选择错配问题,一方面新三板公司无法自由选择北交所、上交所 、深交所上市 ,另一方面三大交易所也无法自由吸引有上市意愿的公司。针对这一问题 ,他建议拓宽北交所上市企业来源,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优质企业,不局限于新三板企业 ;此外 ,北交所也可增设国际板 ,以吸引中概股回归以及境外优质企业来国内上市。

马春秀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委 、密云区副区长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升级打造农业“中关村”

  “作为一个超大城市 ,北京 的特点是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散 、土地有限 、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附加值低等短板,农业产业到底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 ,北京市政协委员 、民建北京市委常委 、密云区副区长马春秀向记者介绍 ,她此次携《关于升级打造北京农业“中关村” 构建“1+N+X”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的建议》上会,围绕北京农业产业 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

  马春秀建议,将平谷农业“中关村”升级为北京农业“中关村” ,纳入市级管理 ,在原有功能基础上 ,增加统筹农业企业 、农业产业园区 、科创团队等内容 。“平谷农业中关村毕竟还 是在一个区域,如果把它升级成北京农业中关村,就可以整合北京所有的园区进行统筹打造。”

  目前,北京市已有9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创建工作,包括房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密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个市级农业产业园 ;有19家国家级“星创天地”;还有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 ,及其辐射 的顺义园、昌平园 、通州园 、延庆园。马春秀建议,对全市各类农业园区、基地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以北京农业“中关村”为统领 ,探索挂靠、委托等模式,实现全市园区统一管理 、协调联动 ,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圈 。

  此外 ,北京市汇聚了一大批具备相当规模的农业企业,培育了“三元”“鹏程”“天安”和“正大”等一批知名品牌 。马春秀建议 ,要充分发挥北京农业“中关村”“1+N”园区承载功能 ,广泛聚集吸纳农业企业入驻 。北京拥有一批实力雄厚 的农业科研院所 ,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将为龙头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此外,目前北京农业产业的知名品牌大多 是做产品起家 ,生态绿色农业 、观光休闲农业还比较薄弱。“今后应着眼于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全产业链提升北京农业竞争力 。”

顾慈阳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门头沟区工委主委 、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

  如何让民企更敢闯 ?容错机制是关键

  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让国企敢干 、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如何让民企敢闯?在北京市政协委员 、民建门头沟区工委主委 、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顾慈阳看来 ,建立创新创业 的容错机制是关键 。

  顾慈阳此次带着《关于借鉴硅谷经验推动首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的提案》上会,他认为,严格追究企业经营失败者以及政府资助项目决策失误者 的责任 ,会严重影响创业者 的热情。“中国人的传统理念 是向往成功,但是投资 的失败几率很高,尤其是青年人首次投资。我们 的社会对这些人不够宽容,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顾慈阳表示,很多小微企业主只能用房子或其他个人资产抵押才能取得贷款,一旦经营失败就会倾家荡产,命名创办 的是有限责任公司 ,却要承担无限 的连带责任 。“这样的风险可以采取贷款信用保险来化解”。

  去年11月,顾慈阳参加了由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共同举办 的“提升科技创新素养能力”线上出国(境)专题培训班 ,授课教师既有斯坦福 、旧金山大学等名校 的教授 ,又有谷歌 、特斯拉等名企 的资深科学家 ;既有硅谷市政府官员 ,又有从事投资、孵化、平台建设 、人才选育等方面 的实战专家 ,令顾慈阳眼界大开 。课上提到一句美国谚语“Never fail to fail” ,给顾慈阳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定先有失败经历 ,才会有成功。” 容错机制保护 的不仅 是民营企业家 ,还有发改委 、科委 、开发区等政府工作人员,“在项目资助 、引进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 ,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出现错误 。”

  此外,顾慈阳还建议在大学开设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 ,聘请具有开创精神 的企业家或者硅谷的成功创业者担任授课教师 ,指导有潜质的创业者,激发大学生尤其 是硕士 、博士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敢闯敢干的精神。

黄轶 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民建会员 、美臣投资董事长

  企业“病”怎么治?“企业医院”开良方

  “人生病了要去医院 ,企业碰到困难该怎么办?有没有专业化、市场化 的服务平台为它们纾困?”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民建会员 、美臣投资董事长黄轶向记者抛出这样 的问题 。

  今年北京两会 ,黄轶携《关于支持“企业医院”发展 鼓励企业纾困市场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提案》上会 。疫情三年 ,一些企业元气大伤 ,面临着经营困难 。“政府出台了很多对企业 的扶持政策 ,比如减免税 、延缓社保、减免房租 ,对企业帮助很大 ,但 是不可能每次都通过政府的紧急措施来救助企业 。”黄轶建议,支持“企业医院”发展 ,让更多 的社会资本和专业化服务参与到企业发展中,针对困境企业纾困进行专业化辅导。

  “缺资金 ,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银行或相关机构来给你救助 ;需要法律援助,这个平台可以帮你对接专业的律所,化解经济纠纷 ;企业面临破产重组时,厂房 、办公设备这些固定资产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前交易 ,让资产最大化套现。”黄轶这样描述“企业医院”运行的前景。

  黄轶建议 ,首先要系统梳理和评估北京市困境企业基本情况,然后要给更多的小微企业以喘息之机 ,提高扶持救助政策 的靶向性 。针对困难企业主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给予灵活低成本的支持 ;对因资金链断裂发生债务问题的企业 ,相关诉讼、执行案件暂缓执行 。

  此外,要对中介机构和平台在企业纾困中 的专业服务 ,实行资金上 的专门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金融、咨询 、法律 、会计等专业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纾困服务 ,提出困境企业筛选指标体系,构建困境企业财务指标模型。

  作为民营企业经营者 、北京民建会员,黄轶在过去几年 的北京“两会”上多次为民营企业发声。从“为小微企业松绑注册地址限制”到“建立北京市个人破产保护条例,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再到“推动企业医院发展”,黄轶的提案持续聚焦营商环境 的优化 、民营企业家信心 的树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一直努力 。”

  (《中国新闻》报)

55世纪

中新社70年丨张明新 :从“蒙查查”到“中国新闻奖”!******

  25年前的7月1日凌晨 ,作为中新社香港回归报道前方团队 的一员,张明新随解放军驻港部队跨过深圳河,进驻原驻港英军总部威尔士亲王大厦 ,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荣光时刻 ;25年后,这位新闻老兵再次出发,履新中新社总编辑,投身新的“新闻战役”。小牛工作室今天特别分享张明新1997年6月撰写 的《<千日迎回归>写作追忆》。

  破“三关” :不再“蒙查查”

  1997年7月1日, 是我们这些驻港的内地记者日夜盼望 的日子。多少天来 ,大家踏着回归 的脚步,废寝忘食地工作,向读者听众观众们报道回归信息,度过了一个个难忘 的日日夜夜 。

▲作者驻港期间在维多利亚港留影▲作者驻港期间在维多利亚港留影

  当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眼前时,我不禁想起刚到香港的情景和参与采写《千日迎回归》一稿的前前后后。1994年6月1日中午,我乘坐的广九直通车越过了罗湖桥 ,这 是我第一次出境采访,并由此开始了常驻香港 的记者生涯 。

  作为中国一家从事对外报道 的通讯社,在收回香港这一历史性事件上写出一些富有时代感 的稿件是我们的使命 ,而又作为初来未从事过香港问题报道的我来说,仍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 。

 ▲6月20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 的多个户外大屏幕播放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的庆祝标语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6月20日,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多个户外大屏幕播放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庆祝标语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首先 是语言关 。1994年普通话在香港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记得第一次去参加一个爱国爱港团体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一席 的广东话只听懂百分之二三十。

  于 是,平日利用一切机会多看电视 ,多听收音机,多看录像 ,向当地 的同事学习 ,向来实习的香港学生求教 。慢慢地能听懂新闻节目了 ,电台 的清谈节目也能听懂大意了 ,还开始大着胆子说几句 。

▲97庆回归香港—北京接力赛▲97庆回归香港—北京接力赛

  其次 是融入香港 的社会 ,了解港人 的所想所思 。我到一个陌生 的地方工作,一开始最好 是尽可能地多参加一些活动 ,多去现场 ,了解当地,熟悉地理,能找一些今后的采访线索。“不以稿小而不去”。当然有些稿子不一定马上写,可以留下资料以后用。

  再次 是了解香港的政治经济情况 ,香港 是较成熟 的自由经济模式 ,与内地 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很大不同,政治体制差别就更大。临来时曾买了不少书籍 ,到香港后,把这些书翻了一遍,又看了一些港版的书籍资料 。

  经过三四个月 ,广东人所说 的“蒙查查”(糊涂)现象少点了,一般性的报道拿得起来了,也找到了做重点报道 的感觉 。

  “马照跑”:明天会更好

  1994年10月5日是香港回归倒计时一千日。我们想,要在倒计时一千日时写篇有点分量 的稿件。

  “马照跑”是对“九七”后香港生活方式不变 的形象写照。我们分社附近有一个马会的投注站 。5日正好 是赛马日,街间随机访问 是我们在香港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反应报道 的常用的手法 。好处 是人物语言和场景鲜活生动 ,难处 是要克服语言上 的障碍 ,还要耗费时间,并克服一些不愿意接受访问时的尴尬情况。

  老记周景洛到投注站后看见一个正在专心填马票的小伙子,小伙子选了一匹名为“明天更好” 的马投注 ,于是老周主动上前与他交谈 。得知小伙子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选定‘明天更好’这匹马投注”希望会给他带来好运 的心态 。

  我则一早就到街上转悠,见到了报摊上报纸头版大幅迎回归 的祝贺广告 ,与平时整版篇幅 的地产广告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便觉得这个细节既可以烘托气氛,又反映出了港人 的期盼回归心情。

▲1997年6月1日香港培侨中学毕业典礼▲1997年6月1日香港培侨中学毕业典礼

  回到办公室后找出名片本 ,连着打了几个电话 ,但只找到了9月18日区议会选举时碰到的王国兴议员 。我当时的广东话还处于“识听唔识讲”的阶段 。好在王国兴能听懂普通话,我也能听懂他说的广东话 。

  通过一个人物 的活动、言论来表现某个新闻事件 是西方新闻写作的常见的手法,对外报道的受众也容易接受 。王先生说:“港人必须丢掉幻想 ,立足于己,依靠祖国,团结建港。”由此表现一个普通爱国爱港人士在“千日迎回归”时 的所想所思,所作所为 。

▲香港各界举行国庆庆祝活动▲香港各界举行国庆庆祝活动

  至于其他一些细节,如基本法讲座 、文化和招商展览等分别是从报纸、新闻稿和采访通知材料中综合而成 ,没有展开写 ,只起到画龙点睛的用途。到了下午,材料汇集得差不多了 。用一台黑白屏幕的IBM笔记本,我开始负责执笔合成。

  下午3点,负责写港督施政报告稿 的同事递过来彭定康 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英文本《香港 :未来一千天》 ,报告中蕴含着殖民统治者的无奈和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心有不甘。于是决定在我们稿件中加上有关内容 ,以加强针对性 。

 ▲香港—广州庆回归信鸽竞翔活动举行▲香港—广州庆回归信鸽竞翔活动举行

  虽然时间匆忙,但由于大家材料准备充分 ,对主题商议得透彻 ,所以立意谋篇就省力许多 ,而重点放在了材料的选择和布局上,正好文字稿件选择了四个场景(报摊 、马会、招商会和文化展览会) ,四个人物谈话(曾宪梓、王国兴 、萧蔚云、朱幼麟) ,并穿插了一些过渡语言 ,感觉尚不冗长。

  斩获“中国新闻奖”

  到了下午5点来钟,初稿出来了,老周先将那份初稿修改后交给了分社 的副总编蔺安稳 ,老蔺将原题《千日倒数迎回归》改成《千日迎回归》 ,改后的标题,既简明扼要,又富有力度 。

  第二天,我们看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刊出了此稿。《文汇报》标题改为《香港:千日倒数开始》,并加了《责任感紧迫感》和《一体化 的趋势》两个小标题。《商报》将标题改为《满怀期待共保繁荣港人迎接千日回归》,过了两天 ,看到在澳门和泰国等地的四五家报纸上也刊出了这篇稿件 。

  经过分社和总社的推荐 ,时任我社总编辑的郭健(又名郭建)将这篇稿件带到了1994年“中国新闻奖” 的评比会上 ,获得了三等奖。 (原载1997年第7期《新闻三昧》,本文有删节)

  作者 :张明新(时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采访部主任)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