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app - 大发app
大发app2023-01-31 16:05

想去三 、四线城市就业大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

  《社会蓝皮书 :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

  想去三、四线城市就业大学生占比呈上升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三 、四线城市以及小县城 、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 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 ,但呈上升趋势 。

  教育部 的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比2022届增加82万人。

  高校毕业生倾向三、四线城市为什么会呈上升趋势 ?对于超千万的毕业生群体来说,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信号 ?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二线城市仍是首选

  家住河南郑州的刘燕在大学所学专业属于师范类,正在准备参加当地的教师招聘 。她说:“肯定还 是想优先考一、二线城市。如果没考上,考离家近的三 、四线城市也能接受。”

  “毕业生刚走出大学校门 ,尽管不能全面理解城市等级和职业生涯 的关系 ,但总能判断出在各类城市就业 的长短期收益差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政策室副主任魏国学表示 ,进入一线城市会面临激烈竞争 ,薪资水平和生活舒适度方面可能并不友好,但可以预期更高的发展上限和更广阔的职业空间,在跳槽或者失业时 的回旋余地更大 。毕业生到三、四线城市求职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但也存在劳动力市场规模小 、制约长期发展空间 的局限性。

  “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和三 、四线城市之间做出选择 ,本质上都是在权衡职业生涯的长短期利弊,并非一线城市吸引力不再。”魏国学坦言。

  虽然,在三 、四线城市就业 的意愿增强,但蓝皮书显示,2021年 ,想去北上广工作 的大学生占比34.1%,想去二线省会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 的非省会城市 的占比39.27%,合计超过70% 。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依然倾向于“传统”大城市。

  魏国学分析 ,一线城市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从未停止增长 ,职场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加剧了已然激烈的竞争。因此 ,当毕业生觉得长远的预期收益难以抵消短期竞争带来的损失时 ,到三 、四线城市的意愿就会增强。

  以家乡为参照对比城市间就业优劣

  家住济南 的赵禾马上大学毕业 ,在找工作的这段日子里,他以家庭所在城市为最低标准进行择业。“除非 是公务员外派 ,不然去别的三、四线城市不如在老家工作 。”

  不愿离开家乡 , 是不是代表着这届毕业生更加“佛系” ?

  “对毕业生而言 ,没有比老家城市更熟悉 的参照系 。”魏国学坦言 ,毕业生离开故土到陌生的城市工作 ,除了要适应当地环境 ,还需重构社会网络,在短期可能得独自承担困难及风险,这些事项看起来很微妙 ,但对个体而言意味着成本 ,如果就业城市 的收益低于家乡城市 ,远走他乡工作肯定 是个亏本的决策,理性的毕业生会尽力避免 。

  魏国学说 :“对比城市间就业优劣 的难度非常大,主观性很强 ,部分结论甚至 是道听途说,以家乡为参照进行比较 是一种理性行为。”

  选择就业城市并非一锤定音

  近期,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陆续公布了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在这些报告中,高校2022年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83%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稳定 ,并且呈现出扎根西部的趋势。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到中西部就业 的大学生人数占比为59.52%,上海交通大学赴中西部就业 的学生比例也创历史新高。

  和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一致 ,蓝皮书也显示出近三年 的大学毕业生倾向到三、四线城市就业 的趋势 。2018年,大学生中想去三 、四线城市工作的比例为7.29% ,到2021年 ,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1.77% 。

  “有几个关键因素对毕业生影响较大,带动毕业生将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魏国学分析,城市边际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强度此消彼长,一线城市逐步趋于成熟定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释放高质量就业岗位 的速度同步趋缓 ,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学历等门槛要求提高 ,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三 、四线城市虽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发展速度较快,利好就业并舒缓竞争。

  “数字经济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距离和区位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的占比不断提高 ,创造了大量分散在三 、四线城市的新就业岗位 ,毕业生薪资、机遇 、发展空间与一线城市 的差别并不明显 。”魏国学提醒,到何类城市就业并非一锤定音,而 是多次博弈 。00后等新生代毕业生择业观更灵活 ,工作转换频率更快 ,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三 、四线城市,都不可能快速锁定职业生涯,愿意去三 、四线城市就业,也能重返一线城市。

  (记者 陈鹏 通讯员 鲁山青)

大发app

在汉台胞欢聚迎新春 共话新年新愿景******

  中新网武汉1月19日电 (张芹 潘力 张文婧)“过去一年 ,我们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线了近百张民族音乐专辑。”居住在武汉 的台湾音乐制作人李孟修18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的一年 ,他将继续致力于推广中华民族音乐 ,让经典民乐流传下去 。

  当晚 ,由武汉市台办主办 的2023年武汉台胞台商新春联谊会举行 ,包括李孟修在内的40多位在汉台胞台商欢聚一堂 ,畅谈过去一年 的收获 ,展望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共同迎接新春佳节 的到来 。

  “在台企台商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 ,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悉心照顾 。”联谊会上,武汉台协常务副会长苏高明称 ,无论是健康防疫、生产经营 ,还 是生活保障 、学习就业 ,在汉台胞台商都得到了无微不至 的关照 。新 的一年,武汉台协将团结带领广大在汉台胞台商积极投身城市建设 ,一起把握武汉机遇 ,助力武汉发展。

  湖北省台办主任程良胜介绍,过去一年,湖北先后举办两岸文化 、历史、科技、宗教、青年等交流活动近百项,延续了鄂台两地交流交往的热度 ,并通过“千岗迎台青”计划 、“惠台政策落实年”等行动,助力台青在鄂追梦、筑梦、圆梦,增强在鄂台胞获得感、幸福感 。

  据统计,去年全年湖北省新增、增资及继续到资台资企业154家 ,实际利用台资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52.8%。其中 ,武汉新增台资企业23家,山川生物 、三叶士林电机等6家台企被评为武汉百家“亩产论英雄”榜单企业。

  今年春节前夕 ,湖北省 、武汉市台办组成多个慰问组 ,走访台企台商,了解工作生活及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向广大台商台企送上节日 的问候和新春祝福 。截至目前 ,武汉市台办已走访慰问125家省内外台资企业 。

  武汉市副市长杨泽发表示,新 的一年,武汉将进一步深化汉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为台企发展提供更广阔 的空间 ,切实保障台胞同等待遇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