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购彩大厅进入_- MBA智库百科 - 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
大发购彩大厅进入2024-01-07

大发购彩大厅进入

灵渠,究竟 是一条怎样 的渠******

灵渠,究竟 是一条怎样 的渠

——来自“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计亚男

  开凿于秦始皇时期的广西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素有“世界奇观”之美誉 ,一直受到中外历史学者 的关注。著名历史学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翦伯赞在1963年游览灵渠时 ,题诗赞道 :“灵渠胜似银河水 ,流入人间灌稻粱 。”

  不久前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市召开 ,开幕式的六个主题报告中,就有两位学者谈到他们对灵渠的最新研究成果 。

  灵渠究竟 是一条怎样 的河渠 ?为何历久弥新 ,至今仍 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一条贯通湘漓 的天道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 。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这 是唐代诗人胡曾写下的诗句 ,他把贯通湘江和漓江 的灵渠比喻为“天道”,如同跨越天河 的鹊桥一般壮观奇丽 。

  距离桂林东北方向50多公里 的兴安县,地处自古就被视为楚越要津的湘桂走廊,有两条著名 的河流发源于此。一条 是湖湘儿女 的母亲河湘江,另一条 是旖旎风光甲天下 的漓江。湘江是长江的支流 ,向北流去 ;而漓江是珠江的支流,向南流去 。

  灵渠全长约37公里,自兴安县城边向北 、向西 ,贯通湘漓两江。

  据资料记载,当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后,把目光投向岭南地区 。因为秦朝 的疆域以南,还有很多盛产翡翠、犀角 的宝地 ,并没有纳入版图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主帅屠雎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出征岭南地区 ,对南方百越部落进行征服战争,史称“秦戍五岭” 。

  但是,素来战无不胜 的秦军 ,这场仗打得十分艰难。因为百越部落西瓯人非常熟悉山高林密、河谷交错 的复杂地形 ,善于跋山涉水反击秦军,加上秦军又受到粮草供给困难 的牵制,数十万秦军一时进退两难。

  公元前218年 ,负责军需的监御史禄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 ,大约四经寒暑,至公元前214年 ,终于凿渠成功 ,史禄成为开凿灵渠第一人 。灵渠 的成功开凿,打通了湘江和漓江,船只从长江进入湘江,再通过灵渠到达漓江 ,可以将粮草运到前线,借此秦军最终战胜了西瓯部落 ,岭南和中南半岛 的北部正式划入了秦朝版图 。

  行走在灵渠南陡边的鲤鱼洲,在状元桥桥头的凉亭里,立有一块高3.2米、宽1.07米 的古大理石碑 ,刻有郭沫若先生游览灵渠后,亲笔题写的《满江红·灵渠》: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 。亲眼见,秦堤牢固 ,工程精当 。闸水陡门三十六 ,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 ,调分量 。

  湘漓接 ,通汉壮,将军墓 ,三人葬 。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

  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明 ,往兴安观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史禄所凿灵渠。斩山通道 ,连接长江、珠江水系 ,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

  郭沫若将灵渠与长城相提并论。从此,“北有长城 ,南有灵渠” 的说法流传至今 。

  经过历代 的维护和修缮 ,灵渠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功能 。经过晚唐李渤 、鱼孟威先后修浚,灵渠的通航功能已十分完善 ,“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灵渠不仅可以运输军需物资 ,还成为中原与海外诸国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主任江田祥认为 ,在北宋以前,南方地区变乱较多,灵渠主要发挥着军事运输功能 ,为前方提供粮草等后勤保障 ;宋朝以后,经济贸易的主要功能逐渐凸显出来了 。

  1939年,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开通 ,从此灵渠 的航运量渐渐减少,直至停运。“如今,灵渠的航运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它 的灌溉农田、排泄洪水功能还在延续 ,灵渠两岸的四万多亩农田,都 是利用渠水灌溉的 。”江田祥说 。

  一道名传千古的奇观

  历史上往来灵渠 的文人墨客 ,留下了大量 的诗词文章 ,把灵渠吟唱。据资料记载 ,可查的古诗词就有400余首 ,散文、历史文献和碑记500余篇 ,还有一些对联 、题刻等。

  清代诗人袁枚 ,来到灵渠留下《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一诗,形象地描绘了灵渠沿岸的风光 :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清晰又生动地描绘了灵渠的山水本色 ,使人如临其境 ,如见其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成为灵渠流传最广 的一首千古绝唱 。

  当代著名诗人 、剧作家贺敬之1986年10月来到灵渠游览后,写有《秦渠奇迹》 :“灵渠奇迹两千载 ,堪与长城共壮怀。振我十亿腾飞翅,马嘶万里催人来。”全诗气势磅礴、激情飞扬 ,令人昂扬向上 。

  南陡阁是后人在渠首修建 的一座观景台 。登阁极目远眺,灵渠的工程主体包括铧嘴 、大小天平、南渠 、北渠 、秦堤 、陡门等美景一览无余 、尽收眼底,令人不由地赞叹其设计科学 、建造精巧,它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 ,巧夺天工 。

  铧嘴, 是一座长达70米 的砌石导水堤,位于灵渠大坝的最前端 ,它与紧接其后 的大 、小天平两座分流石坝 ,共同组成拦江分流的大坝,把湘江三成的水流引到南渠、汇入漓江 ,七成 的水流通过北渠 ,回归湘江主航道 。

  拦河大坝既可阻水 ,又可泄洪,还能分水。为了建造一个牢固的坝体 ,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地夯实 ,插放在坝底,在其四围又铺上用铸铁件铆住 的巨型条石,使大坝成为一个整体 ,任凭洪水冲刷 ,始终巍然屹立 ,创造了“水浸松木千年在” 的世界水利奇观 。

  枯水期间 ,坝面没有被河水覆盖,可以清晰地看到坝基的一块块石头 ,像一片片鱼鳞,连接着清澈 的江水,在阳光照耀下 ,江面和油光 的石头交相辉映 ,闪烁着光芒 ,炫目的色彩,熠熠生辉。

  通航, 是开凿灵渠 的主要目 的。

  因为修建大小天平 的石坝抬高了湘江的水位 ,北渠如果是一条直道 ,势必水流过快 ,来往的船只容易发生碰撞。因此,古人顺着当地的地理环境,将北渠的航道修建成弯弯曲曲的形状,使渠道逐渐降低到原来河道的高度,减缓了江流的速度 ,这和盘山公路减缓坡度是一个原理 。当地人称之为“弯道代闸” 。

  南渠解决通航 的办法, 是修建了一道道陡门,这成为灵渠 的又一个奇观。南渠的一些地段滩陡 、流急、水浅 ,航行困难。于 是 ,古人便沿着渠道装上若干陡门即水闸 ,主要 的作用 是调节水位 ,以便船只通航 ,如同现代的分级船闸 。

  船舶上行时 ,进入陡门之后,关闭陡门 ,等水流高度达到航行标准时 ,则船舶进入第二座陡门 ,再将第二座陡门关闭蓄水,以此类推 ,逐级前进。船舶下行时 ,在到达陡门之前,先堵塞陡门 ,蓄水达到要求之后 ,即打开陡门 ,船随着陡门所涌出 的大量水流,顺势而下 。即使在枯水季节,也能满足航运的需要 。

  秦朝修建灵渠时, 是否建有陡门 ,已无法考证,据鱼孟威《桂州重修灵渠记》一文,明确记载了晚唐李渤与鱼孟威修建的陡门,北宋以后又陆续修建,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灵渠又有“陡河”之称 。其中,南渠入口处 的第一座陡门,被誉为“天下第一陡” 。1986年 ,来自世界各国的30多位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 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 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证实灵渠的陡门比巴拿马 的电动船闸早了一千多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

  有河就有桥。灵渠的古桥,同样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据记载 ,绵延 的灵渠先后建有几十座桥,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

  例如万里桥 ,相传是李渤当年维修灵渠时一并修建 的,因为从兴安水路行船距唐都长安远达万里之遥 ,“登临桥头回首望,距京已有万里遥” ,遂有万里桥之名。

  再如马嘶桥 ,民间传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南征至此,本欲骑马过桥,无奈桥已朽坏 ,战马嘶鸣不前 ,于 是马援便卖马重建此桥 ,由此得名马嘶桥,为灵渠现存最早 的古桥 。

  灵渠人说 ,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 的剪影 。

  置身于灵渠青山绿野之间 ,无论漫步渠畔 ,还是行舟渠中,最令人惊羡赞叹 、心旷神怡的 ,还是那顺着渠道流淌不息的清澈渠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漓江,就起源于兴安县猫儿山的河水 ,与流过灵渠的湘江之水融汇而成 ,多少精华尽在其中 ,多少美景聚在这里。

  一段永留史册 的传奇

  始建于秦朝 的灵渠 ,当时并未留下多少文字记载 。

  现在可以看到 的最早记录灵渠的史书 是《史记》 ,秦始皇在派大将蒙恬率兵北击匈奴的同时 ,“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这句话虽然只 是简单提到秦军向南攻击百越,监禄即史禄为其开凿灵渠运粮援军 的史实,但为灵渠 的由来留下了极其宝贵 的正史记载 。

  灵渠建成后 ,历代在使用和维护渠道 的同时,也为之增添了更多历史记述 ,这使灵渠 的传奇随着渠水的流淌而不断延伸和丰富起来 。

  1982年 ,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唐兆民(1906—1984)历经四十余年潜心编撰的《灵渠文献粹编》一书,其中摘录从汉代到民国历代文献有关灵渠的文史资料397条 ,涉及的典籍既有经典史书 、地方志 、类书等 ,也有游记 、诗集、辞典及各类杂记、地理志 、水经 ,还有地图、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拓本等,提供了研究灵渠 的宝贵史料。

  此后 ,经过诸多学人 的持续努力 ,又陆续出版了《灵渠》(郑连第 、刘建新著) ,《灵渠》(刘仲桂、刘建新 、蒋官员等编著) ,《灵渠志》(兴安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灵渠历史文化价值与文化战略思考》(崔润民著) ,《灵渠轶事》(兴安县灵渠申遗办公室编)等一批著作 ,促进了灵渠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 。

  今后研究灵渠 的路径是什么?

  挖掘和利用新史料,需要进一步收集灵渠的文献资料 。“一方面,要更加全面地收集海外材料 ,如报告、游记和记录等,包括越南入华使臣的汉文燕行文献,他们在往返路程中写下了不少有关灵渠的诗文,可体现灵渠在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的历史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古器物 、简牍史料的爬梳整理 ,现在尚有一些没有弄清楚的地方 。”江田祥说 。

  比如 ,有关灵渠开凿之初 的工程构造和形态这一问题,需要借助考古材料进行复原 。近年来,国内发掘出版了长沙五一广场简牍 、乌程汉简等新材料 ,记载了早期岭南地区与湖南长沙 、郴州一带 的交通、贸易等问题 。

  江田祥认为,灵渠 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 ,要从水运、水利和水文化等方面去着手 ,挖掘和整合灵渠 的文化资源、文化景观 、名人足迹 、地域文化 ,像陡军家族 、漓江渔火、桂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丰富灵渠的内涵 。

  这是研究灵渠历史学者面临的后续课题。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9版)

回望2022 ,见证中国军人在祖国大地上写下 的答卷******

  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答卷

  蔚蓝的星球绕着恒星公转了一周 。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

  过去这一年,中国军人一次次面对时代设下的考题 ,用坚定自信 的姿态,书写下人民军队迈向明天 、走向未来的答卷。

  这是对使命的回答——海空之上,战机巡航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以不容侵犯 的姿态捍卫着祖国领空的安全 。

  这是对人民 的回答——川西小城 ,地震留下 的断壁残垣间,武警四川省总队官兵穿过湍流与山林 ,用如山 的信念冲锋在守护受灾群众第一线。

  这 是对信仰 的回答——高原雪山,新疆军区某工兵团官兵用钢铁般 的意志,在“生命禁区”为一线边防军人保障后方。

  这是对先辈 的回答——蔚蓝长空 ,国之重器在云端奋飞 ,运-20运输机载着志愿军英烈遗骸回归祖国的怀抱 ,歼-20战机在两旁护航,彰显着新时代人民空军的坚强力量 。

  无论是演兵场上隆隆 的炮火,还 是云霄之上壮阔 的航迹 ;无论是冰雪之间毅然跋涉 的足印 ,还是救灾现场的迷彩背影……当危险与挑战来临 ,他们永远挺身而出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 的地方,他们永远岿然屹立。

  坚定的信念、热血 的姿态 、永不停歇的脚步——这 是中国军人面对时代之问,在祖国大地上写下的答卷 。

  2022年,我们听到过许多触动人心 的回答 。一句句铿锵有力 的话语昭示着使命 、铭刻着梦想 、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每一句话 ,都 是中国军人 的真诚回应。本期《军营观察》 ,让我们跟随4位记者来到东南西北的不同点位 ,见证他们心目中 ,中国军人令人感动 的“回答”。

  “不负历史 、不负时代 、不负人民”

  9月16日,空军2架歼-20战机为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飞机护航 。

  2022年即将写到终章。在这一年 的采访经历中,总有一些人和故事会变成珍贵的琥珀,永远封存在时代记忆中 。

  今年9月16日 ,记者有幸见证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自2015年起 ,我国空军连续8年赴韩国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的接迎与护送任务 。作为记者,我曾记录一批又一批志愿军先烈搭乘运输机归国的道路 。这次 ,空军首次派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与运-20大型运输机同时执行任务 。

  9月15日 ,记者一行人搭乘空军运输机抵达沈阳某军用机场 。当天晚上 ,记者见到了次日要驾驶歼-20执行护航任务 的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金头盔”获得者李凌和该旅飞行一大队大队长、“金头盔”获得者高中强 。

  两位歼-20飞行员来自人民空军首批组建、首支参战、首获胜绩 的航空兵部队。这支部队曾飞过远海高原、也曾征战戈壁荒漠 ,先后有4人5次夺得“金头盔”。2019年7月 ,该旅飞行一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强军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

  9月16日一大早 ,我们赶往机场等待歼-20起飞 。指挥塔台传来消息 ,由于台风影响,执行护航任务的歼-20将会遭遇极端恶劣天气。

  就在这时,李凌和高中强驾驶着歼-20滑出跑道,冲上云霄 。“当年先辈们飞行不足几十个小时 ,就敢起飞迎敌 。今天遇到再大 的困难 ,我们也要用‘双20’编队列阵长空 ,迎接先烈‘回家’ 。”带着这样的信念 ,李凌操纵战机飞向苍穹 。

  上午10时许 ,指挥塔台传来一段振奋人心的通话录音 :

  “我 是空军歼-20飞行员李凌,我部歼-20飞机两架,奉命为您护航 。”

  “我是空军运-20机长庞荣奇 ,我部奉命接送志愿军忠烈回国。”

  “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向志愿军忠烈敬礼。”

  记者在塔台指挥席的大屏幕上看到 ,当运-20飞机搭载着88名志愿军英烈遗骸进入中国领空,两架歼-20战机迅速与运-20组成三机编队。它们以空军特有的礼仪,接迎和护送英烈回家 。

  那一刻 ,历史和现实交错,光荣与梦想同在 。

  三机编队顶着台风裹挟而来 的雷雨和冰霜,从1000米高空穿破云雾、机动下降到200米 的低空。“当时 ,我仿佛看到身后 的88名英烈,正在云中俯瞰机翼下祖国的锦绣河山。”运-20机长庞荣奇满怀感慨。

  当运-20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李凌和高中强驾驶歼-20低空通场,共同向归来 的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88位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 ,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

  可以告慰先烈的 是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比肩强国的先进武器 ,歼-20、歼-16、轰-6K等国产新型战机振翅高飞 的壮美航迹,彰显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能力,勾勒出强国强军的同心圆 。运-20的航迹遍及亚洲 、非洲 、欧洲和大洋洲 ,通过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的脚步,把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传递到全世界 。

  10年来,警巡东海 、战巡南海、砺兵台海 、前出西太、绕岛巡航、砺剑高原 、海外投送 、抗疫救灾、接迎忠烈……人民空军用航迹作笔 ,不断书写着强国强军 的新答卷。

  “不负历史、不负时代 、不负人民”,这 是一个翱翔九天 的战略性军种对历史与未来 的回答 ,也 是一名军事记者用手中 的笔和镜头记录强军新征程的使命 。

  “使命所系 ,义不容辞”

  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图为武警四川省总队官兵转移受灾群众。

  站在“桥”前,记者久久不敢前进。

  它甚至不能称为桥——仅仅2根排水管和3根用来固定 的铁索 ,却承载着沉甸甸 的重担。今年9月 ,四川泸定发生地震,武警四川省总队机动第二支队官兵奉命前往灾区实施救援。这些排水管和铁索 的组合体 ,是唯一可供渡河的“生命之桥” 。

  同样是在泸定 ,恍然间,记者仿佛看见了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走过的那座铁索桥 。

  “就地渡河 。”随着指挥员刘刚一声令下 ,官兵们手攀铁索,双脚踩着较粗的排水管,开始向对岸“冲锋”。

  沾满油污的铁索异常滑手。由于安全绳数量有限 ,副大队长王栎帏过河时,已经没有多少防护手段。行至半程 ,铁索摇晃得愈发厉害。想到前方等待救援的乡亲们 ,王栎帏抛开杂念 ,一步步向前走了过去 。

  先过河的战友打了桶水放在河边 ,后面 的官兵匆匆洗把手便继续出发。很快 ,桶里的水变成黑色 。官兵们裤腿和战靴上 的油污却洗不掉,他们把这些痕迹看作自己的勋章 。

  在抢险救灾现场 ,记者从未见过一身干净的迷彩服 。那些沾在官兵身上的油污和泥土 ,在雨水与汗水 的共同晕染下,构成独属于人民子弟兵 的动人图案。虽不整洁,却格外让人安心。

  87年前,红军勇士为了革命胜利一往无前,在泸定的铁索桥上铭刻下气壮山河 的红色印记。如今 ,在另一座“桥”上 ,新时代 的人民子弟兵依然奋不顾身地发起冲锋。无论岁月如何变换 ,风雨之中 ,中国军人坚定 的身影始终如一。

  武警雅安支队副支队长陈孝文带队前往震中磨西支援那一天 ,恰好是儿子出生后 的“百天”。救灾期间,他给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是让家人帮忙购买灾区急需 的早产儿奶粉。直到部队返回,他都没有离开自己 的任务区,去一山之隔、同样受灾 的妻子娘家看上一眼 。

  武警甘孜支队特战队员陈煌前出探路 ,在近乎垂直 、高差达80米的峭壁上摸索前进 。那次 ,陈煌从高处摔下来,仅仅休息了20分钟 ,就忍痛继续出发 。回到营地,陈煌越想越后怕 。他笑着和战友说:“运气真好,好几次刚走过去石头就砸下来,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们了。”

  班长向军跟记者讲述了在海螺沟景区执行搜索侦察任务 的经历。茫茫山林 ,通信时断时续,他们一边前进 ,一边躲避余震带来 的次生灾害 。出发不久,向军和战友遇到几户零散的受困群众。他们把自己携带 的干粮和水都送了出去 ,直到通信中断 、身上一点补给都没有。

  向军和战友们没有回头 ,继续向深处搜索营救被困群众 ,3天后才与受困群众一同搭乘直升机返回 。

  “你们都已经‘弹尽粮绝’了 ,为什么还要往前走?”记者问他。

  “道路不通 ,信号中断 ,受困 的百姓难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 。我们进去和他们在一起 ,就能把希望带给更多受困的人。”向军说。

  人民至上。用行动守护人民 的幸福安康 ,这是人民子弟兵根植于血脉 的传承与信仰,这 是他们面临时代考验做出的唯一选择 。

  救援任务完成,启程返回时,记者看到陈孝文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

  “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战位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列队行进。

  刺耳的轰鸣声中,一架轰-6K战机从记者眼前 的跑道呼啸升空。塔台上 ,指挥员柴琎的目光一直跟随战机滑行 的方向移动 。

  “离地早了 !”看到战机的起飞动作,柴琎握着对讲机提醒飞行员 。

  “明白 !”飞行员立即回应。

  这一幕,发生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场 。一架架轰-6K战机依次起飞 ,飞往靶场进行实弹实投训练。团长柴琎紧盯着电子屏幕上 的空中态势 ,不时拿起话筒对战机发出指令。

  天气并不理想,空中雾气很重 。柴琎对身旁 的战友交代几句话,起身离开指挥席位 。记者插空走上前,跟他聊了起来——

  “今天的训练设置了什么难点?”

  “主要是机动突防。我们在投弹区增加了一些干扰,不能让他们太容易过关 !”

  柴琎 的嘴角不经意露出一丝笑意。记者不禁好奇起来 :他会用什么样 的手段“为难”大家?

  几小时后 ,战机呼啸着依次落地。看到飞行员们提着头盔走向讲评室 ,记者立即迎上去跟他们打招呼:“今天训练怎么样?”

  “还行吧!空中突防 的时候,塔台给了几个特情,需要临机处置 。”飞行员吴岳鹏边走边说 ,“快进入投弹区的时候 ,目标被烟雾遮挡 ,我们必须快速降低高度 ,使用盲投方式进行投弹。”

  “还好 ,精准命中目标!”吴岳鹏自信地回答 ,似乎并没遇上什么难题 。

  “别听他吹牛 !我们规划好航线 、准备投弹 的时候出现特情 ,大家都很意外。岳鹏 ,你忘了当时自己啥反应 ?”飞行员黄文在一旁“拆台”,大家都乐了。

  走进讲评室 ,飞行员们立即打开飞行记录本 。团长柴琎一脸严肃地挨个点出刚才飞行中的问题,并仔细讲解了这些特情 的正确处理方法。

  柴琎所在 的航空兵团曾执行过许多重大任务。今年8月初,柴琎驾驶战机与战友组成轰炸机编队,参加了战区组织 的实战化联合演训 。任务结束后,记者拨通柴琎 的电话 。柴琎告诉记者 ,这次任务实施条件比较复杂 ,飞行员做到了准时升空 、接令即打 、精准命中 ,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为战而生 ,为战而练。那一刻 ,记者脑海中浮现出柴琎身穿飞行服 、指挥轰-6K战机的姿态 。在一线部队 ,记者采访了很多像柴琎一样 的官兵,他们心中满怀着必胜信念 。

  今年6月,火箭军某常规导弹旅在连绵的阴雨中举行了一场考核 。“为什么要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考核 ?”看着官兵们身上脸上沾满泥水 ,争分夺秒地向前追赶,记者忍不住询问营长刘前精 。“打仗是不会让我们选天气 的,考核也一样 。”他 的回答,记者至今难忘 。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 ,该旅多型号常规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区域。

  “战位有我 ,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假如那一天真 的来临,记者相信 ,这不仅是该旅官兵的回答 ,也 是中国军人共同 的回答 。

  “以奋斗姿态度过自己的青春”

  新疆军区某工兵团官兵正在施工。

  汽车翻越达坂的时候 ,一阵剧烈的晕眩突然袭来 。

  来到高原后 ,记者早已习惯这样 的情况。

  车窗外,一泓蔚蓝 的湖水映入眼帘 ,一时分不清水与天的界线。走过盘旋颠簸 的山路,不知道拐过多少道弯,记者一行到达今天 的采访地点。入口处 ,“能修善战担使命 、血拼到底谋打赢”14个大字格外醒目 。

  王世彬大口喘着粗气,厚厚 的作训服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这位新疆军区某工兵团某连连长 ,刚刚带领官兵通过一段坡地,把物资扛到指定位置。

  记者试着用双手搬起一袋物资,没走几步,便感到呼吸急促 ,双脚也开始不听使唤 。在雪域高原 ,原地不动都可能出现高原反应。记者难以想象,官兵们在完成如此繁重 的体力劳动时,身体经受着怎样 的考验。

  王世彬接过记者手中 的物资 ,笑着念起了一首描写工兵的打油诗——

  “锤落钢钎短,持钻虎口断。汗透战士衣 ,肩头皮肤烂。手掌血泡连 ,脚下鞋底穿 。抬头包公脸,弯腰钢铁汉。”

  该团不少官兵 是第一次上高原 。那段时间,他们日出而作、戴月而归 ,和时间赛跑,顶着头痛 、胸闷、失眠 的高原反应艰苦奋斗 。

  在一辆挖掘机前,记者见到了一级上士付晓华 。作为装备操作手,付晓华黝黑 的脸上,写满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他是我们连有名 的‘拼命三郎’ 。为了赶工期,他每天连续工作将近15小时 ,收工时 ,连跳下驾驶舱 的力气都没有 ,只能让班里的战友把他背下来。”王世彬告诉记者 。

  听到连长的话 ,付晓华腼腆地摆了摆手 :“我们连的战友没有一个不拼的。”

  那天凌晨两点 ,付晓华操作 的挖掘机出现故障 。天上下着暴雨 ,为了不耽误工期 ,战友刘金帆就躺在冰冷泥泞的地面上 ,对着挖掘机 的底盘进行抢修 。刘金帆当时说的一句话 ,付晓华到现在都记得 :“这台挖掘机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不能让你用一件坏了的武器上战场。”

  面对艰险与苦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高原采访过程中 ,记者见证了太多感动。这里有三代从军、戍边20余年的老边防,有驻地相隔不远 、却半年不能相见的“军人伉俪”,有坚守在边防一线、曾直面生死考验 的英雄连长……祖国西陲,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下一首首热血而浪漫 的边关之诗 。

  高原上,记者遇到了列兵戚嘉洺。这名00后战士来自江苏 ,他所在 的点位距离他的家乡超过5000公里。

  “为什么愿意来这里?”记者问戚嘉洺 。

  “年轻 的时候吃点苦没什么 ,对我来说,这是人生难得 的经历和宝贵 的财富 。”这名年轻军人坚定地说,“每个人 的青春都只有一次 ,以奋斗姿态度过自己 的青春,我感到很幸福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购彩大厅进入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