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靠谱的平台_大发靠谱的平台
大发靠谱的平台2023-09-23

北京:今年朝阳区将建设升级80家博物馆******

  原标题 :大力推进“五城”建设 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朝阳区将建设升级80家博物馆

  昨日(3日) ,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记者从会上获悉,朝阳区将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 、阅读之城、艺术之城、双奥之城 、时尚之城“五城”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 、高质量发展。2023年,朝阳区将完成80家博物馆建设和提升改造 ,推进“博物馆进商圈”,打造“文化+商圈+旅游”联动格局。

  全区已建成城市书屋42家

  “2022年,朝阳区加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 ,‘朝图预借’平台实现办卡 、借阅一键完成。微阅轩 、书穹格艺术馆2家城市书屋建成 ,目前,全区共建成42家城市书屋。”据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朝阳区开展了114场“喜迎二十大悦读阅朝阳”主题全民阅读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约1032万 。

  近年来 ,朝阳区不断创新“阅读之城”建设模式 ,通过打造阅读空间、活动品牌 、推广人才 、协同发展 、指数评估等“五个体系” ,构建“15分钟阅读生活圈” ,将书香洒遍朝阳各个角落 ,让阅读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 。目前,朝阳区已拥有80多家品牌特色书店 ,各类书店共计324家,数量居全市首位。

  在设施建设上,朝阳区通过持续完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 ,升级阅读环境 ,延长开放时间 ;加快推进24小时自助图书机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改造 ,优化空间点位分布 ;研究制定朝阳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办法 ,培育一批特色鲜明 、书香浓郁的示范阅读空间 ,形成了完善的阅读空间示范体系 。

  结合市民阅读新需求,朝阳区还探索出“馆社”“馆店”“馆校”“馆医”合作模式 ,建设“店中馆”特藏城市书屋,构建“阅读之城”数字平台,成立“城市阅读联盟”,引导和扶持民间阅读组织承接重大阅读项目 、开展公共阅读活动,积极打造全民共建共享 的阅读协同发展体系。

  永通桥完成修缮即将开放

  朝阳是京城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2022年 ,作为北京著名三大古桥之一的永通桥(又称八里桥)完成主体修缮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对外开放 ,并完成了《通惠河漕运图卷》数字化展示项目 。

  永通桥是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最知名 的古桥 ,已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桥映月”美景就源于此桥 。它位于朝阳和通州交界处,始建于公元1446年,为三孔石拱桥 ,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 ,中间孔高达8.5米。

  2021年,永通桥大修工程正式启动 。修缮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拆砌鼓闪(错位)部位的桥身砌体;清除后做桥面沥青路面,恢复条石桥面等。永通桥桥面石板约800平方米 ,多年来历经数次修缮 ,条石 的材质、大小不一。现存条石约有2000多块 ,最古老 的有将近600年历史。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此次修缮将桥面以及周边 的条石全部还原到原位,并查阅古籍,咨询专家、学者 ,找到相同材质的条石贴补缺失部位,尽可能保持古桥原貌。

  创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据介绍,2022年 ,朝阳区发布了北京首个以“博物馆之城”为主题 的系列报告——《2022年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研究》 ,构筑以“六聚”为特征 的现代文博事业“朝阳范式”。评定推选14家博物馆之城建设示范单位 ,扶持补贴18家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培育4家类博物馆。全力推动朝阳区多层级博物馆协调发展。实施博物馆五进工程 ,启动遇见博物馆 、博物馆进商圈等文化活动,打造沉浸式、共享型 、多元化的朝阳商圈文化空间 ,提升文博惠民公共服务水平 。

  在此基础上 ,2023年,朝阳将继续推进“博物馆之城”核心区建设 ,推进实施《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方案》 ,完成80家博物馆建设和提升改造。开展策展人培训 ,高质量推进“博物馆进商圈”项目,打造“文化+商圈+旅游”联动格局。

  2023年 ,朝阳还将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深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继续开展文旅融合“三十工程” 。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 ,以文旅消费街区 、地标等建设为依托 ,完善提升旅游购物场景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朝阳已有的各类资源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与媒介,激活城市文旅消费,推进文化生态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赵婷婷)

大发靠谱的平台

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3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 ,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在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国家林草局生态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中国林草重点生态工程有关情况。

  张利明表示,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启动,2000年全面展开, 是中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到2020年底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人民币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 ,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实现了预期目标 。

  张利明表示,中国天然林资源持续增长 ,天然林面积较工程启动前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天然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 、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46%。天然林生态系统有效恢复 ,有力促进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的改善 。同时,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 ,林区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民众植绿护绿,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升 。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较为充分 的休养生息 ,面积和蓄积持续增加 ,但功能不强 、质量不高 的问题仍然突出。”张利明表示 ,据监测 ,在现有天然林资源中 ,结构不合理、功能低下、自然更新不良需要采取人工促进修复 的有4亿亩左右 。因此,有效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 是今后一个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

  据介绍 ,到2020年年底,中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保持天然林保护修复持续发展 ,中国进一步编制了《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提出新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 的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靠谱的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