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1 - - (中国)微博百科
彩神12023-01-31 16:0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⑩科技创新是农业强国建设 的重要驱动力******

  作者 :王晓君、毛世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022年12月召开 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战略部署。会议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的根本要求,但农业强国建设任务重、涉及范围广 ,核心利器在于科技创新 ,科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

  一 、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在农业强国建设中重要驱动作用

  党 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组成部分 ,在“三农”发展中 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 ,科技创新不断渗透到“三农”发展全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党 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突出强调 ,科技创新 是引领农业现代化 的第一驱动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才能让农业产业强起来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走生态低碳之路 ,赓续农耕文明 ,才能让农村美起来;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的目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才能让农民富起来。未来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战略地位,优先支持,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农业强国道路。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突出的三大短板

  世界农业强国的共性特征之一 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科技对农业 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 ,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1% ,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短板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一 是农业研发实力整体不断提升 ,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2022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指出 ,我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竞争力稳居全球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论文总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量和Q1期刊论文量均排名第一。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以62.83万件保持全球第一 。但我国农业基础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世界农业强国种业已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4.0时代” ,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 的“2.0时代”至“3.0时代”之间 ,种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重大突破性 的理论和方法,关键技术与战略性产品研发水平相对较低 ,国际竞争力优势相对较弱 。

  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但涉农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层次、多主体参与 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现有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974个 ,农林类院校98所,涉农类规模以上企业约7万家 。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 ,短板在涉农企业创新能力不足。《2022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显示 ,我国389家上市涉农企业创新指数为47.28(满分 :100) ,创新能力整体偏低,涉农企业创新投入强度2.60%,为全行业 的一半 ,且尚未成为创新决策和创新组织主体,75%不具备重点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 、农业农村部级别 的创新平台及博士后工作站 。

  三是建立了世界最大农技推广体系,但基层推广公益性属性不断退化。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 ,为农业发展做出过极大贡献。截至2020年 ,农业农村部所属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 、农机化 、综合站五个系统,部、省、地、县、乡五级,共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55万个,农技推广人员51.40万人,如此庞大 的农技推广队伍 ,既服务于分散经营 的2.3亿小农户 ,也服务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 的300多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农业生产区域2400余个县 。但当前由于科研 、教育与推广体制相互脱节,农业推广资金严重不足 ,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某些地方正在不断退化,基层推广人员队伍正不断萎缩 。

  三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发力点

  针对农业科技创新 的突出短板 ,不断突破科技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实现 ,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 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农业科技优先发展方针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让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0.67%尽快提高到全国科技投入强度平均水平(1.5%),并且逐步接近农业强国水平(2%-3%)。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比重 ,由2020年的4.53%逐步提高到10%左右水平 ,进而达到世界农业强国的水平(15%左右),支撑多领域实现“从 0到 1”的原创性突破创新 ,强化对基因组学、作物杂交育种理论 、预防兽医学、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等基础研究支撑。

  二是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健全优质涉农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尽快培育一批大型国有涉农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扶持一批科技型骨干涉农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支持中小微涉农企业创新发展 ,鼓励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建立 。引导中央企业、民营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校企 、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试点,尽快落实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细则 ,推广涉农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三 是促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新跃升,壮大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 。通过基层乡镇机构改革 ,规范设置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专岗 ,进一步整合各方人力资源 ,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公费农科生中充实基层农技人员力量,优化基层农业工作体制机制,给予充足编制和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清单等方式,支持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力量承担可量化、易监管的农技服务。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农技服务,引导其与小农户建立紧密 的农技推广服务联结机制。

彩神1

在课程建设中回答好“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 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 是教育 的根本问题 。作为经济学教育科研一线 的一名共产党员 ,我深感肩上 的时代使命与责任。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所在的经济学院 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领航学院 ,作为领航学院负责人 ,我组织实施了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思政全覆盖建设。

  针对经济学课程 的特点 ,我们探索形成以课程思政案例为基础 的可量化评估 、可复制的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我负责 的《博弈与社会》课程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 ,我们组织教师开发建设融二十大精神于课堂教学 的课程思政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不仅让学生以“盐溶于水” 的方式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推动了专业课程 的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中,广大教师也接受了一次价值观 的强化 ,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价值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协同并进 。

  党 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 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 的论断和判断 ,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 是第一推动力”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的重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近十几年来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了全国经济学科最新一轮改革浪潮,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 的改革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同时,针对当前数字经济人才稀缺 的现状 ,我们积极规划建设数字经济系列教材,全校协调筹划成立数字经济系,以培养国家急需 的数字经济人才,并创新培养模式,融实践于学生培养过程,在解决重大问题 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以达到知晓中国、报效祖国 的目的 。

  中国当前正面临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 ,必须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学校以我院教师团队为核心,组建成立了“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 ,会聚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理论创新 ,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心任务,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 、方法创新,思考并回答好中国之问 、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 。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 、任鹏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5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1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