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welcome| -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大发welcome2023-01-31 16:05

大发welcome

云南依靠科技——把天拉长 把地拉宽******

  【在这片辽阔 的土地上㉙】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云先锋

  千百年来 ,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 ,可云南澜沧 的高山旱地 ,不仅能种水稻,还能大丰收。这真是个新鲜事 !

  云南多山 ,灌溉条件有限 ,水稻产能长期缺口较大 。山区农民 的口粮 ,以玉米等杂粮为主,想吃大米就要外购 。

  这样的状况发生改变 ,是从2021年5月开始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率领云南农业大学团队来到澜沧县,在竹塘乡蒿枝坝村的山地上,试验旱地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种子 是云南农大稻作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 。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旱地上种苞谷 。旱地种水稻?怎么可能!”不仅蒿枝坝 的拉祜族群众议论纷纷 ,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心里也没底。

  但让村民们感到惊奇 的是 ,这些旱地上种的水稻真 的自始至终不用浇水灌溉——谷种播种到干燥的土壤里 ,等雨水落地,稻谷秧苗便破土而出。只靠喝雨水 ,这些水稻就能茁壮成长 ,结穗弯腰!

  “澜沧地区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所以我们在澜沧旱地种的水稻都不用人工浇水。”云南农大稻作所所长文建成解释 ,“事实上 ,云南多数山区旱地种水稻都不用浇水,只有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下 的地区才需要人工补点水 。”

  其实,新稻种 的种植 ,并非一帆风顺。稻谷秧苗长出来时 ,杂草也疯长,“地老虎”等害虫也猖獗起来。为防治植物病虫害 ,朱有勇经常蹲在稻地里 ,指导村民科学除草杀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我们的旱地水稻从耕地、播种 、除草 、收割都 是机械化 ,打农药用无人机。依靠科技种田给村民们做示范,省劳动力,每亩比水田水稻节省成本五六百元 。”朱有勇告诉记者。

  蒿枝坝的村民们看着试验田旱地里金灿灿的水稻 ,纷纷要求把玉米地改种水稻。2022年,仅竹塘乡就种植水稻旱种7861亩 。他们的付出 ,很快得到了回报 。

  2022年9月,蒿枝坝 的稻谷丰收之际 ,中国工程院有13名院士齐聚这里,见证示范种植 的405亩杂交稻旱种 的丰收:一穗穗金黄的稻谷压弯了腰 ,连片的杂交稻旱种犹如金色 的海浪阵阵翻滚 。收割机很快收获了满满一车的新鲜稻谷,专家组经过现场称重得出了结果——平均亩产690.9公斤 ,比传统旱稻产量提高了近400公斤。

  “水稻上山有效解决了澜沧水田少 、旱地多 、水稻产量不足的问题,适宜在广大山区推广 ,对云南‘稳口粮’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建成向记者介绍,“2022年,澜沧县20个乡镇推广水稻旱种 的2.7万亩 ,全部获得丰收!”

  澜沧县水稻旱种的成功 ,是整个云南粮食生产 的一个缩影。近年来 ,云南省针对粮食安全结构性问题,把水稻旱种作为“稳口粮”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低海拔雨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探索水稻旱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创建省、州、县三级示范样板77片,示范面积2.1万亩 。

  在示范样板的带动下,2021年和2022年 ,两年间 ,云南分别示范推广水稻旱种24万亩、53万亩 ,覆盖59个县(市、区),并由海拔1700米以下扩展到1900米左右 的区域。

  云南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按每亩200元 的补助标准支持水稻旱种 。农技推广部门为水稻旱种提供科技支撑 ,对农技人员、合作社 、种粮大户进行培训,举办技术培训班1896期次、培训130万人次。

  “我们研究 的是什么 ?就 是依靠科技 ,把天拉长 ,把地拉宽 ,在一亩地里面,尽量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端牢中国饭碗 。”朱有勇说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1版)

浙江丽水 :擦亮健康底色,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服务力******

  时值严冬 ,呼吸道疾病感染进入高发期。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官岭村,山区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在家门口的“流动发热门诊”就诊取药 。

  近日 ,2022年度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大会的健康城市主题分会上 ,丽水市副市长卢彩柳作“倡导文明健康助力健康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分享时介绍,丽水打造 的“智慧流动医院”,实现了758个未设医疗机构的偏远行政村全覆盖 。

  早在2018年 ,丽水市创新建立了“流动医院”巡回诊疗山区模式,此后运用数字化技术加以升级改造。近期 ,当地基于46辆“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车(以下简称“智慧流动医院”),按需开设“流动发热门诊”。

  地处浙南山区的丽水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位居浙江省首位。记者了解到,丽水市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除了良好 的生态环境,以数字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 是当地建设“健康丽水” 的重要手段。

  经过升级改造的“智慧流动医院”,除了可进行常规 的血压 、血糖检查,还能实现心电图、尿检、B超等项目 。尤为关键 的是,智慧车载系统配备5G网络,通过打通医保系统 ,安装移动结算系统,在车内就可以实现医保刷卡结算 ,挂号收费 、就医 、检查 、取药 、医保报销、家庭医生签约 、公共卫生服务等并网运行 ,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门诊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流动医院”曾数次驶入封控区,保障隔离群众看病买药需求 。如2022年3月至4月,丽水莲都区岩泉街道蔚蓝水岸小区相关区域被划定疫情防控“三区”,莲都区当即协调“智慧流动医院”定期驻点开诊 。

  彼时,群众通过“浙里办”平台的“智慧流动医院”服务端 ,进入“需求反馈”界面 ,提出就医需求,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在“丽水市智慧流动医院管理监测平台”收到群众信息 ,提前安排出诊医生 ,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按需备好检查设备、药品 、医疗物资等 。

  2022年7月,丽水市卫健委打造 的“救在丽水”应用,在“浙里办”平台正式上线 ,通过构建多跨协同 、高效便捷 的山区医疗急救服务模式 ,进一步畅通山区群众“就医通道”。

  记者了解到,该应用整合了丽水全市233家医疗机构 、127辆院前急救车 、46个流动医院、524台AED等资源,打通卫健、公安 、医保等8个部门数据壁垒 ,集成双向定位、上车即入院等19个信息模块和1121个数据项目。

  据介绍 ,“救在丽水”通过构建“身边救”“同步救”“精准救”“全域救”“全程救”5个场景,将原先急救流程中4个线下人工环节整合为线上一体化流程 ,将原来车上只能做体征监测模式提升为同步会诊模式 ,救治成功率从96%提升至98% ,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从1.12%提升至2.26%。

  2022年以来 ,“救在丽水”已参与执行急救任务45614次 ,促使全市急救服务半径从32公里缩小至19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34分钟减少至18分钟,被评为浙江省数字社会系统2022年度“最佳应用” 。

  丽水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丽水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健康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化监管模式,依托“花园云”城市大脑 ,建成了健康城市管理体系,打通共享卫生健康、市场监管 、行政执法、建设等部门数据 ,推动城市管理 、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智慧监管 。

  该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丽水将进一步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将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紧密结合,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数字化改革,全力构建丽水山区医疗模式,为群众提供更普惠 的医疗服务 。(洪恒飞 赖英映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welcome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