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8争霸 - -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彩神8争霸2023-01-31 16:05

曾发出“最后一电”震动全国 抗日老兵卢庆贻去世******

  “此电恐为最后一电 ,来生再见。”这是抗日战争期间震动中国的“最后一电”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 。

  这封电报出自1944年 的衡阳保卫战,约17000名中国士兵面对超过10万日军,坚守衡阳47天 ,打退日军多次进攻,直到弹尽粮绝时发出了这封被称为“最后一电” 的电报。这封电报后经报纸报道,闻名全国,激励了国人 的抗日热情 。

  2023年1月9日 ,当年发出了“最后一电”的发报员、抗战老兵卢庆贻的儿子卢先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其父亲在1月8日上午10时55分于湖南湘潭去世,享年94岁,“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要走正道,堂堂正正做人 。他曾谈起战争时命悬一线 的经历 ,但直到此前有人调查相关的历史时,他才说起自己就 是著名的‘最后一电’的发报人。”

  卢庆贻13岁报名参军

  湘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此前发布 的文章中介绍,1941年 ,刚满13岁的卢庆贻报名参军 ,投身抗日,被分配到第十军军部。1944年,为扭转太平洋战场不利局面 ,日军急于打通从中国东北到东南亚 的大陆交通线 ,疯狂实施所谓“一号作战计划” ,扼守粤汉铁路 的长沙、衡阳是主战场之一 。当年5月底,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 。日军主将找到中国守将的战法漏洞 ,狡猾地实施作战计划。当年6月,长沙沦陷,衡阳北面再无阻挡 ,日军大举南下进犯 。第十军奉命死守衡阳,寸土不让,等待援军 ,但双方实力悬殊 ,守军只有17000余人 ,日军兵力超过10万人,还动用大量飞机大炮对守军阵地和衡阳城狂轰滥炸 。

  1944年8月6日发“最后一电”

  文中介绍,卢庆贻曾回忆说,1944年6月下旬,日军三个师团对衡阳城发起第一次强攻 ,从地面和空中进行狂轰滥炸 。但守军士气高涨,沉着应战 ,顶住敌人猛烈炮火,日军阵地几乎没有向前推进一步。“日军还使用了毒气 ,我军整整一个排的人都被毒死 。城内 的防毒面具都被送到前线,但还 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后来只能把毛巾打湿后围在脸上防毒。”卢庆贻说。此后 ,中国军队又先后打退了日军的两次强攻 ,但守军粮食弹药补给吃紧,援军却迟迟不到。8月6日 ,守军拟好了一道电报,由译电员交给卢庆贻 ,卢庆贻随即将电报发往芷江,后经由芷江空军台转往重庆。此后 ,卢庆贻被日军俘虏 ,万幸在被日军强迫劳动时逃脱,抵达贵阳后 ,才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了他拍发的“最后一电”全文。

  70多年后仍能背完整段电文

  卢庆贻 的儿子告诉北青报记者 ,父亲当时 是部队中的电报员 ,当时译电员给卢庆贻的是电文代码,他自己并不清楚发布的电报具体内容,直到抵达贵州才了解到自己当时拍发的电报引发了全国热烈 的反响。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70多年后 ,卢庆贻在接受采访时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完整段电文。衡阳沦陷后 ,不少阵亡中国士兵遗体暴露于野,长时间没得到安置。抗战胜利后,包括卢庆贻在内 的60多名第十军士兵赶到战场 ,用4个多月时间收集了3000多具阵亡将士遗体,全部合葬在衡阳城郊张家山一带。卢庆贻 的儿子说,近些年父亲还曾和他一起去过张家山,“父亲给我讲当年这一带的情况 ,回忆当年 的故事。”1946年,卢庆贻回到老家务农,再也没有出去。

  据新华社报道 ,2015年9月3日 ,卢庆贻作为抗战老兵代表 ,受邀到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 ,并于当天坐上第11号阅兵车接受检阅 。在卢庆贻卧房里,墙上挂着很多他参加抗战纪念活动 的照片 ,桌上摆着各种荣誉和纪念勋章 。“跟那些牺牲 的战友相比 ,我算幸运 的 。无数将士官兵献出宝贵生命 ,才换来如今 的和平生活。”卢庆贻说 ,“我们要珍惜和平 ,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

  卢庆贻的儿子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家人正在操办老人 的后事,“父亲曾给我们讲过战争 的残酷,谈起他九死一生的经历。但一直没提起自己就是‘最后一电’的发报人 ,直到前些年有研究者得知他 是衡阳保卫战的亲历者 ,找他了解情况 ,老人才讲述了自己发出‘最后一电’的经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一直教育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的人 ,要走正道 ,做一个正派 的人。”

  文/本报记者 屈畅 统筹/孙慧丽

彩神8争霸

东西问·中外对话 | 桑德施奈德:动辄质疑中国“渗透”为何暴露了西方的不自信 ?******

  执政十六年后,德国总理默克尔终谢幕 ,朔尔茨正式接棒。“后默克尔时代”的中德与中欧关系通向何方?中美关系历经波折 ,德国和欧洲又该如何自处 ?

  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日前邀请德国慕尼黑东方基金会主席、慕尼黑孔子学院理事约翰娜·帕拉特与德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和中新社德国分社首席记者 、中新网研究院副院长彭大伟围绕上述议题展开对话。桑德施奈德表示,以一种指手画脚的方式指责中国,或者一味地说中国没有达到西方 的期待 ,都不是建设性地处理对华关系 的方式 。他不仅反对制裁,更针对“对华脱钩”指出,任何一国倘若陷入同中国 的持续对抗之中 ,都不会符合其自身的利益 ,各方都将从中受害。

  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Prof. Dr. EberhardSandschneider)是德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中国问题专家 。曾任德国外交协会研究所所长 、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主任 、德国联邦安全政策研究院咨询委员 。现为柏林自由大学荣休教授 、“柏林全球顾问”咨询公司合伙人 。约翰娜·帕拉特(Johanna Poellath)女士 是慕尼黑东方基金会主席 、慕尼黑孔子学院理事。

资料图 :朔尔茨(左)和默克尔。资料图:朔尔茨(左)和默克尔。

  以下是对话全文摘编:

  彭大伟:您如何看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桑德施奈德 :哈佛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他近年出版 的著作里讨论了著名 的“修昔底德陷阱” 。这实际上在全球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的崛起其实 是一个完全正常的过程,试想当一个国家有着14亿人口和如此广阔 的面积,且在40年时间里年平均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时 ,那么在40年后,没有人会对其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和军事能力感到惊讶。

  任何一国倘若陷入同中国 的持续对抗之中 ,都不会符合其自身的利益 ,我们都将从中受害 。始于特朗普、被拜登所承袭的一个“魔咒”是“脱钩”,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互解除联系 。这种做法将令德国企业陷入一个几乎无法解决 的“二选一”困境——究竟应该专注于中美哪一个市场?因为制裁而不得不疏远哪个市场 ?因此 ,如何妥善处理对华关系,是关系到德国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

  最近一些日子里,当考虑到在阿富汗、伊拉克 、利比亚、叙利亚等地所发生 的事情,我们同中国谈论“价值体系”又该从何谈起?在这些地方 ,我们试图通过武力将西方 的价值体系贯彻到政治当中,最终却以惨败告终。这些事件令人惋惜 的结果是,与中国对西方 的批评相比 ,西方自己对自身价值体系造成的破坏要大得多 。这就 是西方“价值观外交”的陷阱 ,我们 的公信力严重受损 。

  彭大伟:您如何看待中美双方近期改善关系 的尝试?这对中德和中欧关系意味着什么 ?

  桑德施奈德 :对话本身就已经很重要 ,对于避免军事摩擦很重要。中美之间的对峙状态并未消失 ,但双方已经开启了对话,这 是较长时间以来的首个积极信号,因此非常重要。

2021年10月28日 ,第400家德企签约落户江苏太仓 。太仓市委宣传部供图2021年10月28日 ,第400家德企签约落户江苏太仓。太仓市委宣传部供图

  帕拉特 :一方面,中国已是一个德国和欧洲绕不开 的全球经济大国 ;另一方面 ,西方在人权和价值观等问题上对中国有着强烈 的指责 。德国如何能够在这种紧张 的环境下仍维持良好 的对外政策 ?

  桑德施奈德:我不会以一种指手画脚的方式给中国提出建议,不会一味地说“中国没有做我们期待他做 的事情”,而 是试着为中国 的政策提出建议,让中国能够做得更符合自身利益 。

  中国可以从美国那里得到的启示是 ,应该经受得住一部分批评,同时以建设性的态度应对这些批评,至于另一部分批评 ,应当反击时当然就要反击。但总 的来说 ,承受批评是一个全球性大国必须要习惯的事情。

  另一方面,西方又应该如何改善其对华政策呢?首先 ,我对中国有超过40年的观察,我们最大的问题出在预期管理。我的一些美国同行40年来都没有改变过他们的做法 。而当发现中国没有“照办”,他们的反应当然是愤怒,甚至有一些沮丧。不管西方喜不喜欢 ,或者觉得是否达到其预期值,中国去维护其自身利益都是完全正当的一种权利。这就意味着预期管理是西方处理与中国关系时的一大挑战。

  第二个问题则 是对华政策的内政化 。当政治人物批评中国“侵犯人权”“盗窃技术”“市场准入”等时 ,很容易在其国内博得叫好声,但这却与其批评的内容没有联系 。我们并没有付出和中国 的体量相称 的努力去理解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围绕中国的讨论所具有 的特点 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傲慢 。我们认为我们 的价值体系和政治体系对中国也 是适用 的 ,但中国并不接受这一套。在中国国内政治的语境下 ,西方多年以来的这种傲慢让人想起了历史上曾遭受的屈辱 。

  如果要寻找到一个概念 ,其能够简要地概括一种多维度 、而不是非黑即白 的对华政策 的话,我想引用我十分尊敬 的德国前驻华大使施明贤(Michael Schäfer)的话 ,他对中国有着非凡 的理解——“平等而充满尊重的对话”。除了对话,没有其它选项。制裁是备选项吗 ?我想不出西方出于各种理由对中国实施的制裁中,有哪一次最终达到了其最初设想 的目 的。

  德国和中国明年将迎来建交五十周年 。1972年时 ,没有人想象得到 ,德中之间 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能够达到近几年的水平。希望最终来自于双方 的善意 ,来自于相互学习 的意愿,这样方能成功化解棘手 的挑战 。

  帕拉特 :为何西方很多人担心“随着中国在全球 的经济扩张,政治影响力也随之增长” ,您认为这一影响力有多强?西方民主现在需要被“保卫”吗?

  桑德施奈德 :民主当然需要保卫 ,但是保卫民主时需要更加自信 。要说明这一问题,围绕孔子学院 的争论就是很好 的例子。据称中国正试图“向西方社会施加巨大影响” ,孔子学院就 是实现这一目 的的“潜水艇”之一。这么说真的对吗 ?好吧,或许可以说,“孔子学院被赋予 的使命是向世界展示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但这是中国独有 的做法吗?并不是。德国 的歌德学院在做什么?德国 的各大政治基金会又在做什么?德国发展援助机构GIZ做 的又 是什么呢 ?

  一个国家试着尽可能去展示其正面形象——这在全世界范围内 是最正常不过的一种做法了。美国这么做,欧洲也这么做 ,现在中国也在这么做。我们不该为此批评中国 。质疑者在此过程中暴露了对自身价值观吸引力的不自信。说到这里,我又想回到施明贤的那句话,必须要以充满尊重 的方式进行对话。

当地时间8日上午 ,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选举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为新一届德国总理。当地时间8日上午 ,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选举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为新一届德国总理。

  帕拉特:您如何看待德国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

  桑德施奈德 :从很多角度来看,德国外交政策无疑都处在一个重大 的变动期 。首先是跨大西洋关系的变化 ,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外交政策最新的走向 ,欧洲已经不再是美国最核心的盟友 ,拜登在做决定前甚至都不问一问欧洲——无论 是巴黎还是柏林 ,这给德国和欧盟的外交政策带来了一种震撼效应 。其次,欧盟内部也存在着迷茫。我们有对外行动部门 ,但缺乏一个外交政策;我们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但没有人会真正宣称“欧盟有统一 的外交政策” 。因此德国外交政策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 是一种贤能政治。一名官员如果无法证明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是没有可能当上中国外交部门 的负责人的。在这一方面 ,中国 是结果导向性的。而在德国,如果一场政府组阁谈判赶上了错误的时间节点或 是不理想 的情形,是可能推出一位毫无外交经验 的外交部长的。中国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对德国外交政策不会带来益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8争霸地图